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百花山太极拳

至虚极 守静笃

 
 
 

日志

 
 
关于我

中国武术八段,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华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二十余年,师从北京崔毅士的入室弟子曹彦章先生和方宁先生。

引用 108学后感(许兔 小红花 刘军 小溪 )  

2010-06-01 20:21:43|  分类: 转帖引用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引用

小溪108学后感(许兔 小红花 刘军 小溪 )

    跟随李亚萍老师学习杨式传统108 以后,我们最大的体会是知道一点什么是真正的极拳了,也开始会打一点了;传统杨式太极从内到外透着细致讲究,比竞赛套路更漂亮耐看和实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太极爱好者无论从师何门无论男女老幼打起拳来人人都有一股美的自信,我们原先都经历过得意洋洋摇头晃脑和加花变样的“时代”,现在一路走来,再也看不得以前的拳式,只有杨式传统108 是我们心中的最美。

 

从学习108 起式的第一天我们就觉得需要掌握的东西太多了,太极起式是整个太极拳的重要部分,往往起式不入境界整体也不易打好,那些起式的要领虽然很多,但老师给我们强调的是阴阳的虚实转换,我们当中拳龄三年五载的各不相等,却都不曾懂得这一点,即便知道也打不出;老师告诉我们在上一式即将完成要接下一式的时候,一定要有准备,要松腰松胯把力松落于脚下,这样打出的拳不会一带而过,使我们一下子感觉有点太极味道了。

 

随着课程的进展,我们跟随老师进入到每一动的细节,明了细节与整体的统一才不至于顾此失彼,其中手的细节是领的作用,但需要有腰摧身随;体会一动无不动的感觉。在“搂膝拗步”中,老师强调先搂后推,在“野马分鬃”时,老师告诫注意后手;特别是“云手”在整个拳式中若打好当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云手不在手”是老师的关键词,上云下水虚实分明,这一点同时突出了它的技击实用性。

 

整体协调性在“单鞭”和“倒卷肱”里得以充分体现,在老师指导下我们尝试了在哪里勾手,上下手怎样对应应,什么时候出脚,后手怎样横打,前手走怎样的路线,整体合起来又是什么劲头,现在虽然心知肚明但实践起来还是差强人意,包括倒卷肱靠身式解脱手以及眼神的配合都是我们从前根本不了解的。而且,前脚随身式自然扣过来;膝也是靠身式的倒动不得不起,一切在自然中完成,这拳有多美妙就可想而知了!

 

 

有意思的还有下式和分蹬脚,一上一下往往是很多人都发怵的,这里边老师告诉我们杨式传统太极的要求,不要把膝压的太低太平所谓裆下一座桥,不易伤及膝盖,顺势下来还有一股蓄势待发的气势。至于分脚和蹬脚我们也从中明白了他不通的功用,更重要的是学习下落的劲力直踩脚底,上蹬的脚才能安然无恙。这种力得平衡使人感到十分惬意。

 

 

108的朴实简捷也是他大气的地方,比如双峰贯耳即双拳拉开直接兜大弧上打对方头部,肘不抬,肩不耸,有如中国毛笔字立身中正,力透纸背;武中带着浓浓的书卷气。我们跟老师学会了欣赏是一点不假,什么不长起码也长了眼睛。

 

 

108的学习带动我们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让我们感到其实生活无处不太极,所获得的自然也不仅仅是108本身了。老师的言传身教,细致入微的讲授和不厌其烦的示范是我们难得的机缘,感激之情难以言表!特别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更快的理解和接受杨式传统太极拳,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之生命既是阴阳和合,太极可以平衡阴阳祛病养生,何乐而不为。

  评论这张
 
阅读(297)|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