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百花山太极拳

至虚极 守静笃

 
 
 

日志

 
 
关于我

中国武术八段,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华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二十余年,师从北京崔毅士的入室弟子曹彦章先生和方宁先生。

赵向东《2010年杨式太极拳研讨会》  

2010-12-07 12:10:14|  分类: 华园培训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本文转载自zhaoxiangdong50《2010年杨式太极拳研讨会》

 

引用

zhaoxiangdong502010年杨式太极拳研讨会
 

   2010年杨式太极拳研讨会

  北京武术院华园武术培训中心于2010年11月6日,在景山街道文化中心,由华园培训中心主任李亚萍主持召开;讲传统、习武德、学拳理、健体魄2010年研讨会。

  在会上北京立志太极拳行健中心主任李鸿和副主任吉仲龄做了讲演:传承帮带、立志发扬、不图名利、仁义至上、团结为重、养生有道、目的明确、康寿共享。

  李鸿主任是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他讲了打拳目的,养身健康。讲了跟师傅学拳理,学拳技,讲崔毅士大师的人格魅力;关心拳友,平易近人。要尊重师傅,发扬、继承中华武术文化。跟好老师学太极拳,有真东西,少走弯路,走近道。

  吉仲龄副主任讲他从五岁跟他父亲练拳,先学行意拳,练站桩,练起势动作,一练就半年多。父亲教拳很严格,一丝不苟,一招一式地教,要他扎扎实实学,手、眼、身、步法到位。学拳要讲武德、要尊师。

   华园武术顾问苑得时先生,原是北京体育系老师,现早已退休,对太极拳方面很有研究,上台讲演打太极拳的体会,学拳目的能延年益寿。练拳必须松,怎么松?腰要放松,脚往下沉,靠地心力。道:阴阳之道,开气血,通经络,要贯穿全身,那不通,就松那,打开通道。身形中正,记住;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下功夫,身形随我自安舒。练好拳是养生之道,最简单最可靠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会上张效清先生讲了学拳的人好处:他四十几岁病入膏盲,经过练拳,深有体会:静则为道,动则为拳,生命在于运动。现活到了77岁,还精神换发, 这与坚持练习太极拳是分不开的。

  刘熹先生是武术华园培训中心顾问,杨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给我们讲了心率与运动的关系。 

  这次研讨会开的很成功,大家反映很好,学到很多学拳练拳的道理。以便更好地养生,延年益寿。

 

                                                                       

               

 

              

 

 

 

 

                                                       

  评论这张
 
阅读(52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